梦想背后的隐秘和伟大
《造梦之家》
(资料图片)
梦想背后的隐秘和伟大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著名大导演,获奖无数,冒险片《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科幻片《头号玩家》、剧情片《辛德勒的名单》都是他的代表作。
5月25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新作《造梦之家》在中国上映。这部影片改编自他本人的亲身经历,被认为是他的半自传作品。他聚焦自我,讲述自己的电影梦,斯皮尔伯格是如何成为了斯皮尔伯格。
小男孩萨米跟随父母一起去影院看电影,当他看到荧幕上的火车和汽车相撞时,被深深震撼了。从影院回来后,萨姆一直想重现电影里的这一幕,为此请求父亲给自己买了火车玩具,模拟电影里的火车撞击。这个场景让萨米既惊恐又兴奋,他想一次又一次地撞翻这列火车。
在不弄坏火车的前提下,又能让萨米重复回看“撞火车”,母亲给他拿来一部8毫米摄影机,将“车祸”拍成了他们的第一部“电影”。这是萨米首次表现出作为导演的掌控欲。
此后,萨米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在家里摆弄相机,用妹妹们做主角,用生活用品做道具,开始拍摄各种各样的电影。
电影虽然是导演自传,但既然是“造梦之家”,也展示了大量关于父亲、母亲的梦想。萨米的父亲是一位理性的计算机工程师,有一个关于计算机的梦。他是如此痴迷于这个梦,为了更好地工作,带着家里人不停地搬家。哪怕这种搬家对家庭其他成员来说非常痛苦,他也坚持这么做。因为他的频繁搬家,导致妻子生活孤独,儿子被校园霸凌,家庭氛围压抑。
最奇葩的是,为了工作,父亲竟然长期和朋友兼工作搭档生活在一起。他的疏于家庭,让炽热感性的妻子得不到情感满足而出轨,最后以离婚收场,这是父亲造梦的代价。
母亲是一位感性的钢琴家,但为了孩子们,主动放弃梦想。实际上,母亲的梦想不仅是成为艺术家,更要过上艺术家般的生活。她喜欢刺激、热情、浪漫的生活,即使那种生活充满危险。好比当龙卷风到来时,父亲想着躲避,而母亲却开车带孩子们去寻找龙卷风,这是多大的冒险精神。所以,她会出轨那个可以给她乐趣和刺激的人,即使这个人是老公的好兄弟。电影里母亲的形象是压抑已久的,随着频繁搬家,和出轨对象分开后的她,还因此患上抑郁症。
父母婚姻的裂缝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日复一日中放大了不合适。父亲理性,母亲感性,母亲对父亲只有责任,她会反复念叨:“丈夫是很好很好的人,我要和他保持婚姻关系。我会做个好母亲,不要毁了目前的一切。”但她发自真心的笑容只为情人绽放。
影片最露骨的场景,莫过于家庭露营期间,在朋友兼情人的带领下,母亲穿着一件波希米亚风格的裙子,如薄纱一般,在旅行车车灯的照耀下翩翩起舞。女儿试图挡住母亲的薄纱裙子,遮住情人的眼睛,但母亲和情人依旧含情脉脉、暗送秋波。萨米用他的相机拍下了这一切。
萨米要造的,是一个电影导演的梦。他参加童军夏令营拍摄的第一部西部片,在胶片上穿孔,制造出牛仔开枪射击的“特效”,看上去像真的开火,配合抑扬顿挫的背景音乐,观众纷纷被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和荡气回肠的正邪对决深深慑服。
在造梦的过程中,萨米拍下了母亲的眼神,母亲甜蜜地看向情人,倒进情人的怀里。儿子一遍遍地回看影像,直到心碎。但他选择了替母亲隐瞒,做了一个大家都能看的家庭录像。他仅仅留下了母亲的灿烂笑容,以及月光之下的婀娜舞姿。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样美好的母亲是经过导演精心剪辑创造出来的,而母亲与情人的暧昧、可能造成家庭破裂的片段都被剔除了。
母亲看完录像感激地对儿子说,你看到了我。母亲的意思是,你发现了我身上的闪光点。儿子却躲避了母亲的眼神,他理解的“看到母亲”,是发现了母亲的秘密。这让他们的母子关系,再也无法纯粹。
萨米的第二次“作假”,是拍了一部校园纪录片,用电影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形象,实际上那个人是一个霸凌同学的人渣。斯皮尔伯格以此告诉我们,电影记录的真实并非是镜子式反映生活的真实,它其实是自我中心的、挑选删减的、别人希望你看到的“真实”。
每个人在造梦路上,都要牺牲一些次要的东西,都要忍受孤独。当我们踏上了寻梦之旅,便注定如孤勇者般,如夸父一般拼命地奔跑,才有希望追赶上心中的那一轮红日。□张亚妮
X 关闭
-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