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播:“我想回家!”七旬老人拄拐到二七区救助站,从合肥到郑州迷路背后是一颗思乡的心……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时间:2023-04-19 03:00:05

“我想回家!”4月16日中午,紧邻郑州火车站的二七区救助站,来了一位拄着拐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寻求帮助。值班人员张大志等人发现老人说话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一直念叨“想回家”,个人基本信息、家人联系电话等都说不清楚,及时启用保护式救助模式,先救助,再想方设法了解信息。


(资料图)

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精神欠佳,工作人员先搀扶老人到救助房间休息,又端来热饭让老人吃。老先生吃过饭,平静了一阵子,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和合肥市敬老卡,证件显示,他名叫安*才,76岁,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人。

由于老先生有些糊涂,想不起家人的联系电话,工作人员就按照身份证地址,主动联系属地110,请警察帮忙查询有没有接到老人走失的相关报警。对方回复:暂时还没有报警记录,如有消息,会及时联系。

家住安徽合肥的老先生,怎么会“迷”到了郑州?工作人员很纳闷儿,一边陪伴照顾老人,一边等待消息。

当天下午4点多,合肥警方打来电话称,刚才接到老人家属报警,说安*才独自回老家,联系不到人了……二七区救助站工作人员比对信息后,发现正是在救助站的安*才,赶紧根据警方提供的电话,与家属联系。

“他患有老年痴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安*才的老伴儿对工作人员说,4月15日,他收拾好了大包小包,执意要回焦作武陟老家,老伴儿不放心他一个人回,不同意,没想到安*才趁老伴儿不注意,带着东西偷偷走了。直到16日下午,老伴儿打电话联系不到他,给焦作武陟老家的侄子打电话,听说他也没到老家,这下慌了,赶紧报警。

幸好,老太太心急火燎地在安徽合肥家中报警时,郑州市二七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事先与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一边慌着找家人,一边帮忙找家属,信息就这样“对接”上了。

经过沟通,老太太通知焦作武陟的侄子到郑州接老人。救助站工作人员又第一时间与老先生的侄子安先生取得联系。对方一听,说:“麻烦你们先帮忙照顾好老人,我现在就开车去郑州接俺叔,让他在老家住几天,回头再送他回合肥。”对接好后,救助站工作人员也松了一口气。

晚饭时间到,工作人员给老人端来饭菜和小米粥。正当老人吃饭时,他的侄子安先生和同伴风尘仆仆赶来,“这是我侄子!”老先生一眼认出了侄子,开心地拉着对方的手不放。

二七区救助站工作人员与家属沟通了解到,安*才由于工作原因,从焦作武陟老家到安徽合肥落户,养育的一双儿女也特别优秀,目前都在加拿大工作定居,留下他和老伴儿在合肥生活。据介绍,老先生特别眷恋老家,2019年前,逢年过节都会回武陟,“跑最勤的时候,一个月回了四趟老家”。2019年至2022年,老先生曾到加拿大与儿女一起生活,2022年回国后,受疫情和身体等因素影响,没再回过老家。

思乡心切的老先生在4月15日不顾老伴儿劝阻,自己带着大包小包偷偷出门,搭乘火车到郑州,准备再坐长途车回武陟,途中,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发作,他记不清自己的行李丢哪儿了,手机也没了踪影,从郑州火车站出来后,在好心人帮助下到附近的二七区救助站求助……

“多亏你们帮忙,太感谢了!”等老人吃完晚饭,安先生提供相关证明,帮叔叔办理了离站手续,接老人家回武陟老家小住几天。临走前,老先生也一再对工作人员说“谢谢”,对于自己把行李、手机丢哪儿了,仍旧想不起来。

“能帮助老人顺利回家就好!”二七区救助站站长李德龙表示,由于该救助站紧邻郑州火车站,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救助人员数量比市内其他区救助的人员总和还要多,2023年以来,二七区救助站已救助478人次、帮助购买救助车票318张,救助对象来自天南海北,有流浪乞讨的,有临时受困的,也有像安老先生一样想回老家的,通过贴心的服务帮助对方摆脱困境,感受到温暖。

<< 上一篇
下一篇 >>

X 关闭

  • 太阳能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新能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