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洞悉国内6大汽车消费新特征
2023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围绕消费提振,商务部宣布3月为“全国消费促进月”。商务部表示,今年恢复和扩大消费,汽车、家电、家居、餐饮是重点领域。另据媒体介绍,北上广以及湖北、福建、河南等十多个省市于近期密集发放消费券,其中汽车消费领域是重点。
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与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的走势对提振内需消费、稳定工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从机械产品到智能终端、从实体到服务……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兴起,消费者的购车喜好也正在发生变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基于对我国汽车消费者调研的《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总结出将影响汽车行业技术演进、商业模式乃至竞争格局的六大消费新特征。以下,enjoy:
六大消费新特征
在燃油车向智能电动汽车转型的大背景下,麦肯锡通过调研总结出六大消费新特征,具体如下:
消费升级仍为主流,理性客户占比扩大。近年来,我国消费者“车辆升级”愿望强烈,从而推动了中高价位段车辆市占率的逐年攀升;但同时,随着质优价廉的高性价比车型不断推陈出新,持理性消费观点客群的占比显著升高。
外资光环渐趋黯淡,品牌格局加速重塑。长期以来,我国消费者乐于为国际品牌支付更高溢价,而如今国际车企的高溢价优势正逐步消失,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及中国品牌的认可日益增强;同时,相较于燃油车消费者,车辆品牌对于电动汽车消费者的重要性目前仍较弱。
电动汽车忠诚显现,用户经营至关重要。随着各方面技术的成熟,电动汽车受众正日益从车辆性能本身出发制定购车决策,而不是单纯考虑牌照因素。此外,电动汽车车主对其用车体验普遍赞誉有加,这将加速电动汽车的市占率扩张。因此,电动汽车企业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用户经营,从而打造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
全渠道模式成标配,客户体验亟待提升。消费者对线上渠道表现出浓厚兴趣,而优异的线下体验对促成购车仍然不可或缺,超过80%的消费者在确认订单前会进行线下试驾体验。新势力品牌通过全渠道的DTC(Direct to Consumers,即客户直联)模式,打造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但与传统车企相比,其在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领域仍有继续进步的空间。
软件变现大门渐启,商业模式快速迭代。消费者对各类智能化功能展现出较大热情,但实际付费意愿则因智能化功能的不同而差别巨大。其中,对自动驾驶功能支付意愿较高。因此,车企需针对不同功能类别制定有针对性的付费方案,并加速迭代优化相关商业模式。
低碳理念逐步建立,支付意愿渐成气候。低碳汽车理念正逐步获得消费者认同,部分客群对低碳汽车的付费意愿较高,如高收入人群及环保主义者等,这也为车企投资并开发低碳汽车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驱动汽车行业变革
内外部因素提供发展动力
在技术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共同驱动下,汽车行业正迎来新一轮转型与变革,具体呈现如下三大趋势:
首先,电动汽车趋势不可逆转。我国市场逐渐转向电动化的大势已成定局,对电动化转向的丝毫犹豫都可能给车企的中长期竞争力带来致命影响。
其次,品牌战略的重塑。近年来,外资品牌的溢价优势正被市场及消费者逐渐摒弃。对传统外资品牌而言,加速寻找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新的定价“锚点”,将是其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对中资品牌而言,在稳固“配置丰富、科技领先”的传统卖点之际,如何挖掘并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逐步拉平甚至赶超与外资品牌之间的溢价率差距,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最后,全渠道模式脱颖而出。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车企对短期销量目标的关注远高于对长期客户满意度的追求,但智能电动汽车的兴起却对此提出了挑战。未来,车企需要加速构建及完善线上线下(300959)相结合的全渠道模式,在打造长期客户满意度的道路上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打法。
顺应趋势才能把握机遇。对此,国内汽车厂商及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也加速产业布局,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业务转型实践。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良性循环与向上发展,国内通信运营商也积极创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联想集团旗下懂的通信基于云生云控技术,推出“懂车联”5G云原生解决方案,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高可靠、大带宽、高安全的网络接入能力和管理服务。此外,其还通过自研核心网络,帮助车企整合MNO连接管理平台开发+用户运营+CPSP权益+流量服务,为汽车产商提供连接全生命周期的咨询、设计与管理服务。目前,懂的通信已经为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玛莎拉蒂、上汽、广汽、比亚迪(002594)、福特中国、爱驰、零跑、哪吒汽车、奇瑞等41家车企提供了智能车联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了61款车型的全面覆盖。
其中,在与蔚来汽车的合作中,懂的通信帮助蔚来汽车打通了车辆后台系统、汽车APP、车辆之间的数据联通,通过23个关键传感器装置确保数据的实时连接获取,使得蔚来ES8车型具备每秒2.5万亿次的数据处理能力,响应时间仅为20毫秒,实现整车智能驾驶。
在全球百年造车长河中,我国汽车产业曾一度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但伴随汽车“新四化”的浪潮,我国车企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弯道超车”。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模型,2021-2030年这10年内,全球乘用车总销量预计约8亿台左右,其中电动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约2.2亿台。我国市场或将贡献近50%的电动汽车销量,10年内的电动汽车销售规模约1亿台。
X 关闭
- 太阳能